追忆先生 > 正文
  • 知行合一的恩师,学术家庭的慈父

       ——追忆李龙先生

    122日下午,正穿行于南大和南信工和南审三个学校办事情之最后一站,接到了噩耗,革文师兄打来电话泣不成声,告,“先生走了”。本自1025日曾赟师兄告知先生病情以来,我惊愕不已,一宿未眠,翻查资料,渴望反转。整天哭泣,不是办法。我决定:检查核酸,回汉探望。114日,地感其诚,得以见面,近乎3时,陪伴左右,得享天伦。先生不信,弟子不舍,惊闻噩耗,同声共泣,天地呜咽,披肝沥胆,悲痛哀婉。几多不愿,化为不得:先生驾鹤。

    知行合一的恩师难求

    人们常常有一己私利的获得感为夸耀,先生却以学术生涯的尊重感为荣耀。尽管学术生涯的尊重感同时也能够带来一己私利的获得感,但二者本末倒置了,难免被评价为世俗乃至庸俗。李龙先生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够恰切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将其精神特质传递给下一代,这是学生的共同体会。

    传奇经历造就了知行合一的精神气质,浩然正气的态度也导向身陷囹圄的传奇经历。传奇人生是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无法企及的,学界的担子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我们无法用常人的眼光看待大学者的精神气质,也无法用一己之私利来诠释知行合一。先生晚年由马克思主义法学转向中国法律发展史学,由法哲学转向儒释道国学,实则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转向。

    学术家庭的慈父难得

    忝列在先生门下,时逢我苦于没有博士学历,晋升教授的关键时期,先生从湖北省法学会中拣选我拙作《民意与司法:基于主体间的交往理性》,命当时中南民大曾宪义教授将我叫至跟前,告知可以免试就读武汉大学博士生。时值9月,我正好同时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为博士生,为了保持在学界的诚信和友善,我跟先生说放弃这来之不易保博的机会。先生爱才,要我直接进站博士后。我的博士后是在博士期间攻读的,直到2014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赴美访问,随即完成了跟随李龙先生进行博士后的兼职研究生涯。在此期间,我和先生合撰《中国法学》论文1篇,独撰C刊论文11篇,完成报告25万字。先生几次欲招我回武大工作,但终因我自己的原因没有完成这一安排任务。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先生仍然关切我的工作和学术,在病榻上神采飞扬地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生的学术感始终伴随着我们龙门法学的学术家庭之中,常阔高深,长存不息!

    法界传奇的常阔高深

    先生文字优美,字体优雅,为人率真,醉心学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终生耕耘,法理精湛;学界柱石,法界贤老。先生将法科浩瀚奔流之气铸于中华大地之间,将法科品格之风引至万千桃李之心。先生将面壁二十载之厄反转为桃园四十载之盛,将四十不惑后天命转化为老骥伏枥之志。一代先师,既恩且慈,既智且勇。先生这种浩瀚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气质,培养桃李万千,造就学林传奇。

    法治中国的柱石长存

    先生于2018年作《法治中国四字歌》:法治中国,教育你我;法平天下,四字为歌。立法先行,良法治国;民主立法,绝世之作;人民意志,体现准确;集思广益,采纳正确;科学立法,智慧之河;遵循规律,牢记心寓;宪法至上,依宪治国;法律体系,践行全国。法治政府,传世佳作;规则之治,不分你我;法律平等,同奖同科;职权法定,不能越过;不能错位,不能懒惰。控权之治,防腐防惰;高效廉洁,举国同乐。公正习法,天下掌舵;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潜心审判,不偏不颇;体制改革,深入开拓;公平正义,广泛传播;冤假错案,全面纠错;疑罪从无,英明之作;法官责任,终生承诺;不枉不纵,国安民乐。全民守法,广泛传播;千家万户,以法为约;关键少数,带头承诺;法律思维,评价对错;法治方式,对待功过;依法办事,人民庆贺。法治中国,党委掌舵;依法执政,前程广阔。

    四字歌曲,字斟句酌,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每问师母,对答如流,家风严谨,家学有后;其女李蕾,端正谦和,尊敬师长,呵护同门;龙门大家,化悲为行,化哀为志,遗志可继,遗望可期。

     

    弟子许娟

    泣书于江城

    202012718:00

     

    作者简介:许娟,湖北仙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