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郭玉军老师过世的消息还是来了,虽然我得知这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一刻是真的来了。
郭老师一直是珞珈山的传说,不仅身高,而且颜值也高。那一年,我需要从英语专业跨专业考国际私法的研究生,需要补听很多法学课程,法学院的老乡给我推荐的听课清单中就有郭老师给本科生开设的国际私法课程。
那时候,经常要从工学部到理学院上郭老师的这门课。因为基础浅薄,所以每次我都是抢占第一排座位,为的是记录下老师说的每个知识点。与我同坐的,还有02级本科班的曹筱雯和邱靖芳。01级本科班的张璐和卜璐同学当时已经保研,偶尔也会来听课并向郭老师询问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准备。
郭老师作为北方人,个头很高,站在理学院的讲台上,就更显得高,但是她站在讲台上完全没有老师的威严和压迫感,带给我们的是知性女性的亲和力。郭老师上课,即温文尔雅,也娓娓道来,除了书本上的观点外,郭老师也是能信手拈来的讲出与书上不同的学者观点,参照对比之下,书上的知识就变得立体和鲜活起来,我对国际私法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学生课间请教老师问题,总是担心老师是否会质疑自己的问题过于“基础”,但是郭老师听人发问时,眼睛眯成一条缝做思考状,面带的微笑是给发问同学的一种鼓励,而非质疑。我有时候问不出问题,但是也站在旁边听,抓住各种机会“进补”知识。那一学期下来,我那本国际私法教材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笔记。考上研究生后,因为我们学制缩短为2年,又加上住校外的原因,研究生阶段来去匆匆,我与郭老师的交流只在她给我们开设的课程上。
我回长沙工作后,有一年郭老师来中南大学开会,会后有空余时间她便主动联系了我。听闻郭老师来长沙,并还记得我这个在长沙的学生,我非常欣喜,便兴冲冲的去中南大学附近的宾馆探望她。她那天一头短发,兴致很高,询问了我在长沙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也聊了很多同学们的情况。这一面之后,又一去三五年,大概是2020年,我们法学院湖南校友为法学院的湘籍家庭困难学生设立了岳麓助学金,我代表校友回校办理岳麓助学金的事情。在法学院门口碰见郭老师,郭老师一眼就叫出我名字,彼时情景,就好像我从未从老师身边离开过。我顺势把助学金和回校给研究生分享实务经验的事情给郭老师介绍了一遍,郭老师也用她标志性的微笑回应我和勉励我。
今年3月底回武大,我询问法学院老师有关郭老师的近况,但学校老师语焉不详,只说郭老师身体不好请假了。没想到等我知晓郭老师的病况,已经身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现在郭老师往生极乐,我也再无机会向她诉说感激之情,并报告我的近况。
郭老师走了,但是她的笑容一直在我脑海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郭老师一路走好!
学生黄轶 顿首
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