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生 > 正文
  • 我将永远记住20234月22日,这天的武汉倾盆大雨,老天也为自己的不公留下了愧疚的泪水。在当天前往导师的灵堂的路上,多次强忍着内心的酸痛,告诉自己不要流泪,因为导师一直教导我们要踏实认真工作,乐观微笑生活。

    直到在导师安息的日子,我才愿意相信,那个在过去13年里,最关心我成长的博导确实离我而去了。过去的13年里,我一直在承受她的种种恩惠,而我还没有来得及变得更好,让她为我骄傲;而我也将再没有机会陪她吃顿饭、唠唠嗑,敬下所谓学生的孝道。

    20102月,是第一次近距离和导师接触,我战战兢兢地表达了想报考武大拜入其门下攻读博士的想法,导师说我这里一视同仁,不用担心你硕士不是武大的,但武大国私考博向来竞争激烈,我这里是择优录取。这实在的语言对我这个普通本科高校工作的穷小子来说,无疑是在很直接告诉我,你努力我就给机会。有幸进入复试时,在武大法学院大楼的某间复试考场教室里,我自作聪明地把助教期间为完成单位考核而“发表”的所谓“文章”作为简历附件,导师看后微微一笑说,“你是高校老师,还是要往正规刊物投稿”。没有直接批评,但当时的那种羞愧和脸红仿佛还在昨天。

    接到录取通知但还没有正式入学的20108月,导师电话下达任务让我查阅邮件,当时正处于暑假中在还湖北京山绿林寨山里和同事度假的我,急切地想知道导师给我下达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为找到一个有网络的电脑查阅邮件,我还费经周折地买了点小礼物去讨好酒店的前台服务员。

    正式入门的20109月的第一次和导师在办公室正式见面时,导师就说你没转人事关系,性质上无论你是否脱产全日制学习,你都是在职读博,原则上需要4年时间,我个人不反对你3年毕业,但你必须具备3年毕业的4篇资格论文和博士论文外审时至少2优的条件。导师又说,早一年毕业,你个人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我觉得你努力努力应该可以。导师的话简单明了,从正反两面为一位30岁的有家有娃的大龄学生指明了如何走好前面的路。

    博二开题时,基于前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文化产业相关课题并有相关成果,导师建议我可以深耕文化财产法,但我个人偏执地认为,我是国际私法博士生,写的论文不是这个方向肯定不好。但又怕导师生气,就同时自作主张地完成递交了2个开题报告,导师看到我的“小心思”后,仍是微微一笑,告诉我,你可以按照你的兴趣完成,最关键是要保证质量有创新。后来我的曲折发展证明,我应该按照导师的建议,因为博士毕业后的晋升路上,我的所谓“高水平期刊”论文,均是文化艺术法相关,我想如若博士论文时就按导师的建议,我后来的路可能会更轻松平稳。

    导师对我的关心毕业后也从未中断,今年恰好是我博士毕业的第10个年头,在毕业的这10年,导师还在不断给我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记得2014年的9月,导师的先生蔡老师到荆州去看望其老朋友时任长江大学校长时,还特地喊我参加陪同,我知道这是导师在安排给我表现的机会。2015年,在我的邀请下,导师又屈尊亲自前往长江大学,以985高校博导之尊,愿意成为这所“双非”高校的客座教授,并在随后的几年里,还多次来荆州做讲座,指导课题申报,参加学位答辩,指导举办学术会议等,我知道在这所学校日益受到重视都是导师的持续加持的结果。

    导师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期间,曾有多次出差荆州,在适当的场合,她也总是在向我所在地的领导推介我这个不开窍的学生。实际上,我更愿意向导师一样,做一个淡泊名利职务的人,我多次和导师提起,吃穿住用都有了,已很知足了。导师仍是微微一笑的说,你有这个心态很好,但你作为男士,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机会时还是要努努力,争取争取,舞台越大贡献越大,但不能苛求。

    毕业后的10年里,每年都会与导师夫妇及其他同门相聚并小酢几杯,经历了2次后的再聚会时,导师总是在说你们让华成少喝点,你们自己喝好就行了。这种关心和提醒一直持续到去年的聚会,今天,当我想到当时身受病痛折磨的导师还在关心一个年轻健康学生有可能醉酒的难受时,不禁潸然泪下,您总是这么为学生着想。

    而今,我也是一名所谓的导师,我对学生的关心远远没有导师这么全面仔细;我对学生少有微笑和鼓励,更多时是责骂和批评。当看到学生在我面前战战兢兢,不敢发言时,我在反省,为何身受导师恩惠多年,却没有传承导师育人之精髓。

    提笔至此,恰是导师在前往天堂的72小时整,对您的思念是4320分钟。如有来生,还希望做您的学生,但希望能早一些入郭门,并希望能做您可以面对面对常受教的一甲子的学生。

    2010级博士 李华成

    20234月2501时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