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武汉大学和红十字国际学院合作主办,法学院、国际法治研究院和网络治理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红十字“数字标志”暨国际人道法前沿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楚龙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外交部条法司参赞任晓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Marwa Shabbar,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主持。

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楚龙强开幕式致辞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主持开幕式
楚龙强指出,网络空间冲突加剧对现行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带来新的挑战。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数字标志”项目是促进数字时代人道主义事业发展的有益尝试。武汉大学作为中国法学研究重镇,在国际人道法以及其他国际法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他希望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能为国际人道法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开幕式致辞
肖永平表示,此次研讨会聚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推动的“数字标志”项目以及国际人道法领域前沿问题,为各位专家学者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希望与会专家通过深入交流与讨论,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作出积极行动。

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中国红十字会原副会长王汝鹏开幕式致辞
王汝鹏表示,“数字标志”是具有前瞻性和跨领域特点的研究议题,同时也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多领域专家携手,推动预防潜在人道主义风险的重要举措。为此,红十字国际学院愿同与会专家学者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推动更多的国际人道法前沿问题研究。

外交部条法司参赞任晓霞开幕式致辞
任晓霞表示,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当前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国际人道法适用问题高度重视,开展“数字标志”研究既是适应数字时代国际人道法发展的需要,也将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法律部主管Marwa Shabbar开幕式致辞
Marwa Shabbar表示,国际人道法对保护人类尊严和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并呼吁国际人道法研究应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应对网络行动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安全挑战。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开幕式致辞
张云红表示,无论是红十字“数字标志”,或是国际人道法数字化转型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呼吁继续探索国际人道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强国际社会合作,推动世界各国遵守国际人道法基本原则。

黄志雄教授介绍红十字“数字标志”研究项目
在红十字“数字标志”研究报告发布环节,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黄志雄介绍了《红十字、红新月与红水晶“数字标志”项目:缘起、挑战与未来行动建议》研究报告从筹划到发布的有关情况、红十字“数字标志”项目的启动背景和现实意义、创设“数字标志”的技术和法律方案,并提出积极推动“数字标志”项目的中国与国际行动倡议。随后,楚龙强、肖永平、王汝鹏等与会嘉宾为该研究报告揭幕。

红十字“数字标志”研究报告发布
“数字标志”专题研讨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邓烈主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姚健康介绍了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数字标志”方面的工作,分析比较了实现“数字标志”的不同技术方案间的优劣。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中⼼副主任杨帆探讨了“数字标志”在国际人道法中的保护地位和挑战,阐述了其在网络空间国际法中的应用问题。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员院长助理、助理研究员陈徽探讨了中国在“数字标志”创设和实践中的立场建议,提出技术评估、法律框架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新型战争与数字技术顾问Mauro Vignati回顾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数字标志”项目实践过程,分析了“数字标志”创设过程中技术合作和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邓烈主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姚健康

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中⼼副主任杨帆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助理研究员陈徽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新型战争与数字技术顾问Mauro Vignati
“国际人道法前沿问题”研讨第一环节由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苏金远主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Marwa Shabbar作题为《国际人道法在当代武装冲突中的挑战》的报告,探讨了数字时代国际人道法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教授作题为《国际法院“以色列巴勒斯坦占领政策”案中的国际人道法》的报告,分析了该案中占领法适用、国际性武装冲突认定、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关系,以及国际人道法在条约解释中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应瑶慧作题为《区分原则在网络空间的适用》的报告,探讨了区分原则在网络空间的适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苏金远主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Marwa Shabbar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应瑶慧
第二环节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主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作题为《国际人道法与武装冲突期间的网络行动》的报告,探讨了网络行动在武装冲突中的法律地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路作题为《人工智能与国际人道法中的人盾问题》的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军事领域应用对国际人道法区分原则和比例原则的挑战。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居梦作题为《人工智能武器系统的国际规则建构》的报告,讨论了人工智能武器系统的应用场景、风险与挑战,并探讨国际规则建构的路径。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王超作题为《禁止背信弃义之于计算机程序的适用》的报告,探讨了“背信弃义”原则在计算机程序中的适用性,分析了网络空间中的“信任”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主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路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居梦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王超
研讨会闭幕式由黄志雄主持,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致闭幕辞。刘选国高度评价红十字“数字标志”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认为本次会议非常及时且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期待与会嘉宾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为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世界和平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黄志雄主持

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致闭幕辞
据悉,在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通过数字版红十字、红新月和红水晶标志来提升网络空间人道保护水平的背景下,红十字国际学院支持武汉大学团队开展“数字标志”项目研究,以期为中国参与即将举行的第34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提供咨询意见和智力支撑。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实务部门、高校等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研讨关于“数字标志”最新研究成果,为网络空间治理及国际人道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为推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适应数字时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郑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