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法学院新生开学典礼讲话?xml:namespace>
院长 肖永平
2013年9月9日
各位亲爱的同学、各位老师:
我代表武汉大学法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毫无疑问,这是你们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我们法学院的幸事!今年正好是武汉大学120周年,她的法学教育也走过了87年光辉而曲折的历史。所以,我今天以“传承与创新”为题,介绍珞珈法学的精神、特点,希望我们一起来传承,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总结珞珈法学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大家知道,荆楚在周朝之初不过是一个蛮荒小邦,后来成为春秋战国的霸雄,演绎着“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辉煌故事,讲述着“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豪言壮语。先民这种筚路蓝缕的开拓进取和自强创业的精神,正是武汉大学校训中“自强”、“拓新”的历史渊源。
第二,敢为人先的武昌首义精神。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世界上最顽固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远东第一共和”,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闸门,开辟了道路。“武昌首义”之所以称为“首义”,并不是说辛亥革命是第一次起义,而是第一次取得伟大胜利的起义。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品格是我们现在弘扬得不够而又迫切需要的。创新是一个现代人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武汉大学法学院要进步、要兴旺发达,必须继续创新、深化改革。武汉大学的法学有创新的先天优势,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
第三,兼收并蓄的通衢开放精神。大家知道,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它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大都市。从人口构成来看,纯粹的本地人并不多,外来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它具有移民城市的特征。无论是寒带的针叶林,还是温带的乔木灌木,或是热带的阔叶林,都能在武汉茁壮成长,珞珈山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要振兴武大法学,不开放或者开放的步子不够大,不兼收并蓄有进有出,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无不体现在李四光、王世杰、周鲠生、李达和刘道玉等武汉大学的领路人身上,无不体现于韩德培、姚梅镇、马克昌、何华辉、梁西、李龙等法学大家的身上,更是融入到了武大学者的血液里。我们要张扬这种内在的精神,沸腾我们的血液,作为珞珈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而自1979年恢复法学教育以来,武汉大学的法学学科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被国内法学界和法律界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恢复重建得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
第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30多年来,我们一直紧紧围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院系设置、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例如,在我国结束“文化大革命”、提出加强法制建设的初期,于1979年及时恢复重建法律系;在我国刚确定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于1980年在我国高校第一个成立国际法研究所,设置国际法系并招收国际法本科生;在我国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还没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时候,于1981年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成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环境法研究所;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伊始,于1986年设立经济法专业,成立法学院,招收培养法律专业、经济法专业和国际法专业学生。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法律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及时撤销法律系、国际法系建制,不再区分3个不同专业,统一为法学专业招收本科生。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先后开办了法语法学双学位班和德语法学双学位班,并自2008年面向全球开办用英文授课的“国际法与中国法”硕士研究生项目。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与美国大学法学院的“3+?xml:namespace>2”的本硕连读项目。这些措施和变革都是与我国的大政方针和社会需求密切相联的。
第二,强化特色,追求卓越
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根据武汉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内同类学科的比较优势,进行学科布局和重点建设学科,通过博士点的申报和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例如,法学院申请批准的博士点依次是国际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和环境法,这是根据当时各学科的特色、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做出的正确决策,博士点的申报和建设也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与此同时,我们在建设宪法与行政法博士点时充分整合了武汉大学宪法、行政法、法理学和政治学的力量,在建设民商法博士点时整合了民法、经济法和相关学科的力量。在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后,我们在2007年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法博士点,在2008年设立了经济法和诉讼法博士点,在2012年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博士点,在2013年设立了法制史博士点。实践证明,在武汉大学这种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均处于劣势的大学建设法学院,只有加强特色优势、整合多种资源,才有利于提升整体综合实力,追求卓越品质。
第三,敬业乐群、提携后学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法律系恢复之初的老师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从事法律教育的机会,把法律教学和研究作为终生事业来对待,他们对教学的敬业精神、对学术研究的献身精神和对法学院发展的主人公精神对中青年教师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因而受到了中青年后学的爱戴和尊敬,这为和谐法学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法学教育中断了20多年,法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年龄层次上存在断层。基于这种情况,以韩德培、马克昌为代表的一批老先生非常注意提携后学,在武汉大学历任校领导的支持下,破格提拔了一大批有才华、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子。直到今天,武汉大学法学院中青年学者的职称解决速度、成长和成名速度,都走在全国其他高校的前列。这对传承学术、保持武汉大学法学学科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学院文化建设,通过讨论和提炼法学院院训“勤严治学、诚正持身”和国际法研究所的所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等学院文化建设,对营造和谐法学院和保持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倡导法治、崇尚学术
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学术研究注重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人才培养侧重理论素养,兼顾实践能力,这使我们建设的学科和培养的人才具有持久的发展潜力。例如,珞珈法学非常注意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广义国际经济法学、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国际投资法学、新中国比较刑法学、国际组织法学、新中国比较宪法学、区际冲突法学、欧盟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方面在中国法学界起到了奠基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在许多法律领域提出了很有影响的理论观点,例如,犯罪论体系与刑罚论体系的创新研究、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概括、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人本法律观的倡导、宏观国际法学的理论构想、WTO法的系统前沿研究、国际私法趋同化的系统论证、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新构建、独特的国际金融法学体系、跨国公司法的开拓创新、物权二元理论的系统论述、调整论的提出与论证、环境政策学的开创、法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国家经济调节说的系统论证、法史考据的传承与开拓、法律文化“规则观”的论述、体育法学的开拓研究等等,这些成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有的成果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上精神和经验需要我们的老师传承,更需要同学们发扬光大。怎样才能实现创新呢?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和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清代学者周容写的《小港渡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顺治7年冬天,周容要从一个叫小港的地方进入镇海县城,他吩咐书童捆了一大包书跟随着。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离镇海县城大约两公里。他问一个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南门还开着吗?”摆渡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书童,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匆忙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听了有些气恼,觉得摆渡人在戏弄人。这一主一仆便快步前行。南门在望了,急忙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散落一地。等他们把书整理好,城门已经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摆渡者那番话的深意。
看看今天,人们好像都迷上了一个叫“速度”的情人。读书要“速读”,创业要“速成”,作物要“速熟”,肥料要“速效”,寄物要“速达”,就连结婚恋爱也要“速配”……,但是,我们来不及分析这“速”包含了多少毒素;更没有功夫去琢磨,那些被我们省略的环节中埋藏了多少珍宝。
拿读书来说,我们不要总想着实用,更不要完全从功利出发。因为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知己,邂逅一位善美之人。有时心生敬意,有时怦然心动。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恍惚作者和读者在时光深处倾心相遇的一瞬间,情投意合,心旷神怡。
涨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目的是为了和好事、好人、好物、好情倾心相见,才有可能在学问上实现创新。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独有的使命,要坚持将每个阶段的使命好好完成,然后再安然踏实地迈向下一个阶段,将简单的事情做持久,并一直“在路上”,才有可能成功。就法律学习来说,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和重点像说话一样,本科阶段是跟着老师说,硕士阶段是对着老师说,博士阶段需要反着老师说。这如同一年四季,春天要做春天的事,去播种;秋天要做秋天的事,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否则,就像反季节蔬菜,样子好看,并不好吃,更没有营养,甚至还有毒素。所以说,人不能太贪心,我们用了种种技术,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蔬菜,夏天到了,该怎么办呢?难道再吃冬天的菜吗?如果是这样,我们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
今年7月,我在荷兰做了1个月的学术研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和回北京的飞机上,我发现在机场候机时,外国乘客大都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者工作。中国乘客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没有谈笑和打电话的,大都在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飞机进入长途飞行的睡眠时间后,我去上卫生间时发现:没有睡觉的外国乘客基本都是在阅读;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而且基本都是在打游戏或者看电影,没见中国人读书。
这两个情景给我的印象是,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许多年轻人几乎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者微信,以获取有用的信息。但这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因为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不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信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来说,最可怕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能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因为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创新。
同学们,所以,做好人生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静下心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通过阅读与大师倾心相交,这可能不是创新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
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度你们在法学院的美好时光!并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