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武汉大学第四届交叉学科论坛法学院分论坛在法学院325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奥地利和德国的海外学者参加。
法学院分论坛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主持,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环境法研究所柯坚教授、张志伟教授、戚建刚教授、李广兵副教授、罗吉副教授、刘静副教授、胡斌主任和环境法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均参加了这次讲座。
讲座一开始,冯果院长首先进行了致辞,并对武汉大学和法学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冯果院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使得主讲人对法学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借此机会吸引天下英才加盟。
随后,戚建刚教授做了主题为《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若干问题探讨》的学术报告。戚建刚教授分九点对其主题进行了阐述,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行政法学科的基本含义、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含义、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的目的、环境行政法学科与环境行政法跨学科之间的关系、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两个主要层次、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两种主要类型、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限度以及环境行政法学跨学科研究应当遵循的原则。
来自奥地利的Mauerhofer博士就《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进行了主题发言。他的演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怎样用法律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在这一部分,Mauerhofer博士着重讲了两方面的内容——环境承载力和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解决利益冲突的灵活的平衡机制;第二,在不改变可持续发展用语本身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推行现有环境法?Mauerhofer博士最后总结,不同国家的地理特色不同,我们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不能突破它,并应当为此建立起一套灵活的风险预防协调机制。在运用环境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我们并不需要对法律条文本身进行变动,而只需要重新解释一些概念,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多边环境条约来进行环境承载力的建设。
来自德国的扶怡博士以《中国参与构建湄公河水资源法律体制相关问题研究》为题进行了阐述。扶怡博士先简要介绍了构建湄公河水资源法律体制的相关背景,然后围绕四个方面对其主题进行讲解,包括中国与湄公河水资源国际法律体制的关系、中国参与构建该体制的必要性、中国参与构建该体制的可行性以及中国参与构建该体制的路径。
讲座过程中,参会的学院师生踊跃提问,大家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场气氛热烈。最后,冯果院长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并对到场参与论坛的全体与会人员表示了感谢。
(环境法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