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日期: 2019-09-30      阅读:


2019年9月28日,正值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系武汉大学恢复法科教育4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之一,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与《法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

《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当代法学》主编李建华、《中国法律评论》主编袁芳、《法制日报》理论部主任蒋安杰、《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温世扬、《比较法研究》副主编丁洁琳、《法学》副主编于改之、《法学家》副主编尤陈俊、《现代法学》副主编董彦斌、《法学论坛》副主编吴岩、《法学家》编辑高圣平、《中外法学》编辑杨明、《法律科学》编辑焦和平、《法制与社会发展》编辑郑怀宇等各大法学期刊报社的主编和编辑拨冗莅临珞珈山,同时参会的还有校内外师生代表四十余人。

 

开幕式

 

开幕式由《法学评论》秦前红主编主持。秦主编开宗明义点明本次会议主旨,一为促进各法学期刊的办刊经验交流,一为促进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学术对话。

武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夏义堃副院长和武大法学院冯果院长分别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夏义堃副院长介绍了武汉大学文科期刊的办刊历史和现状,对如何办好专业期刊提出了建议和期冀。她认为,学术期刊承载着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传播以及进行学术品鉴的重要功能,高校期刊的办刊水平反映了高校的学术面貌和学术发展态势。当前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对于我们期刊同行而言,意味着更大的使命和担当,即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以及学术传播体系的道路中去应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数字化时代,学术发展面临学术交流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于期刊而言,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打造一个更好的知识社区,都是现实的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需要通过加强期刊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借鉴以及编辑、读者、作者间的互动交流,形成期刊发展、学术体系构建和学术创新之间的协同共进。

冯果院长介绍了武大法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他提到,今年正是武大法科重建40周年,我们院里也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40年风雨历程,我们一代代珞珈法律人不断进行耕耘,逐步形成了具有武大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学术流派。武大法学院的成绩取得不容易,学术成果的传递、学术群体的形成、学术风格的养成都有赖于各大期刊的栽培与支持,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法学院目前的状况,更想表达的是对大家的敬意和谢意。在新的时代如何把刊物办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武大国际法评论》原来是一个连续出版物,在短短时间内跻身C刊。希望大家能对《法学评论》和《武大国际法评论》予以更多的支持。武大发展更多依赖青年一代的成长,新一代的年轻老师需要快速成长,也需要得到各位编辑、专家的点拨。衷心祝愿学院、学者和期刊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法学的繁荣。

 

第一单元:办刊经验交流

 

进入到研讨会第一单元,首先由《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当代法学》主编李建华、《中国法律评论》主编袁芳分别进行主旨发言。

周汉华主编首先回忆了自己在武大求学的美好经历,表达了对母校法科建设如此出色的骄傲自豪之感。随后他谈到,近几年C刊的发文量都在缩减,因为好文章少之又少,而《环球法律评论》的高标准高要求也从未放低,始终坚持学术的创新性,推崇文章理论观点要创新,方法要创新。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年轻学者的关怀,要重视对年轻学者的培养和发掘,但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学术规律。

马长山主编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1.期刊偏好与成果发表。期刊和作者要保持沟通对话。2.办刊的动力和压力。严格控制学术底线。3.办刊方向与学术研究。办刊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又要保持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自主性。

李建华主编对办好期刊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做了解读。在法学期刊与法学创新的关系上,二者相辅相成,法学创新的发展为法学期刊提供素材,法学期刊推动法学的创新发展。在法学期刊与期刊办刊单位的关系上,好的法学期刊离不开办刊单位的支持,办刊单位也通过期刊展示科研实力、学科特色,对此应公正评价。因此有关于自发率问题,只要控制在合适比例,应当予以理解。在法学期刊的办刊特色与交流合作问题上,既追求自己的办刊特色,也重视法学期刊间的交流互动。

袁芳主编向大家分享了中法评办刊的一些心得体会。她指出,受益于法律出版社的品牌资源、资金支持和放权管理,中法评在办刊方面没有太多负担,能够专心做学术。在办刊理念上,一是把刊物当产品来做,注重内容的思想性、评论性和策略性,突出问题意识、担当意识、传播意识和政治意识;二是注重品牌的推广和维护,通过主办、协办、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并以最好的服务回馈作者的支持。

短暂的茶歇之后,《法商研究》常务副主编温世扬主持了第二阶段的期刊代表发言。

丁洁琳副主编讲了三点。1.法学研究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创新性要受到科学性的制约,有些选题具有创新性,但是在科学性上有所欠缺。2.法学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法学研究要遵守一般的法理,同时也要兼顾中国的特殊性。如何结合既有的体系进行规划来体现中国的特殊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要注意特殊必须有正当化的理由,否则特殊性就不能成立。3.法学期刊的社会责任。一个方面是有提携年轻人的责任,另一个方面是期刊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良知。

于改之副主编分享了《法学》办刊的特色。《法学》以关注社会、面向实际、理论创新、推进法治为办刊宗旨,发文特点是“短平快麻辣烫”,少长篇大论、语言平实易懂、对热点反应快速、观点泼辣尖锐。此外,《法学》坚持看稿不看人,坚持提携年轻人,一以贯之给予年轻人更多机会。

尤陈俊副主编重点强调了作者的学术积累和作品的学术传承。中国的法学研究要重视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对于作者而言需要对研究领域的文献非常熟悉,他需要做到国内对于这个主题认识最清楚。好的文章通常表现为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合理吸收和有效推进。《法学家》高度关注具有重大价值或者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探究以及厚积薄发的研究力作。

董彦斌副主编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期刊需要评价更需要科学评价。相关评价机构要重视评价的科学性。二是既要有千条计,也要有老主意。想方设法实现法学创新的同时要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三是要热烈也要冷静。一些有价值的清冷研究是需要受到关注的。最后,要一心也要多元。多元是刊发不同气质的文章,我们要用开放的视野来看待这种多元性。

吴岩副主编谈到了期刊的责任和创新。期刊的社会责任一是体现为关切学界的需求,刊物的发文量一定要足够,对年轻作者和双作者的文章没有特别限制,二是体现为不回避敏感问题,刊物只要能把握大的方向不错,对一些敏感主题的文章完全可以积极的面对。期刊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内容的选择,内容要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转变,比如公共服务、健康、医疗、保障隐私这些。

蒋安杰主任通过今昔对比反思为何现在期刊和学术的发展出现“瓶颈”。期待学者们能坐得下来静得下来,潜心钻研学问,耐心打磨作品。期刊是指挥棒,要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气、学术情怀方面的引领作用。

杨明编辑认为,《中外法学》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鼓励方法论的研究,非常欢迎有关新方法论的文章。

焦和平编辑指出,现在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对期刊的影响非常大,但《法律科学》没有刻意地按照评价体系来调整,没有刻意地去迎合指标,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发文的方向不变。

郑怀宇编辑发表了对如何保持期刊生命力和活力的见解。第一是创新,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是刊物一直以来的追求。第二是公平,期刊是把私人的成果变成公共的产品,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公平的遴选机制。第三是担当,虽然受到引用率的影响,期刊还是要多关注并发现冷门领域的学术贡献点。

 

第二单元 编辑-作者对话交流

 

下午14点30分,研讨会转入“编辑-作者对话交流”单元,在法学院323和325会议室两个分会场同时展开。来自武汉大学法学院的黄志雄、邓社民、崔晓静、张素华、罗昆、罗国强、熊琦、陈金林、李安安、袁康、郑涛、周围、翟晗、何苗、梅扬等老师以及刘志阳、王铮博士后作为作者代表携论文参会,蒋安杰、周汉华、马长山、李建华、温世扬、吴岩、尤陈俊、董彦斌、杨明、焦和平、郑怀宇、刘柱彬、张辉等作为编辑代表参与会谈点评。

 

与谈编辑听取作者的论文汇报后,根据具体情况从选题、标题、研究方法、结构安排、文献引用、投稿策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各项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对于作者的一些质疑和求教,编辑们也耐心地予以解释和指导。现场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欢声笑语,各方代表精彩的发言与踊跃的讨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热烈的气氛、高昂的情绪,令这次编辑作者对话交流会几度延时。在法学院大楼走廊回响的讨论声中,法学期刊与新时代中国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