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2020年的国际法” 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成功召开

日期: 2011-05-18      阅读:

为加强我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展望中国乃至世界国际法的未来发展,武汉大学国际法“70后”学术团队与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联合举办的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于201151415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为“2020年的国际法”,主要探讨未来十年中国乃至世界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未来国际法治建设中的角色和影响。在会议中,来自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的青年国际法学者齐聚一堂,结合中国在国际法治建设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分别从国家、商人主体、非政府组织三个层面对会议主题进行了讨论。


武汉大学国际法“70后”学术团队以“国际体系变革中的重大国际法问题”为研究主题,何其生教授为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是一支具有多元的学术背景和拥有强劲科研实力的队伍。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以“中国与国际机制的构建”为研究主题,曾涛副教授为团队负责人,该团队是一个跨学科的、实力出众的青年学术团队。

在开幕式上,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宋朝阳副院长强调了建设青年团队的重要性,希望青年学者面向未来,以友为邻,以邻为友,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教授将“70后”学者与“60后”、“50后”国际法学者的成长作了比较,认为现在是从事国际法学者研究和实务最好的时期,对与会青年学者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志存高远、传承创新和全面发展。

会议讨论中,学者们认为,首先,在政府层面,中国应该在国际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国际体系的变革和制度重建中寻求新的突破点,更好地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尤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法的制定,由规则的“恪守者”转变为规则的“积极利用者”,同时注重国际法人才的培养。其次,在商人层面,中国商人主体应积极参与国际法治的建设,变革现有国际商人层面的话语权体系,成为国际法治的中坚力量。最后,对于NGO在国际层面上,中国则应加强在国际活动中与NGO的沟通与合作;在国内层面上,加强对NGO的扶持与引导。


在“青年学者与学术刊物编辑座谈”阶段,《武汉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车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编辑刘鹏博士、《法商研究》编辑何艳博士、《环球法律评论》编辑廖凡副研究员、《东方法学》编辑萧凯副教授、《武大国际法评论》副主编漆彤副教授分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各自刊物的具体情况,并主要就投稿和审稿的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的最后,学者们还通过了《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倡议书》,倡议书呼吁,力争使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成为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交流的网络和平台,实现合作团队化、交流多元化、科研攻关联合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培育中国国际法研究的中坚力量。会议呼吁,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们携起手来,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奋斗!

急鼓催日月,热血写青春。纵观天下势,谈笑论古今。思想的火花在观念的碰撞中产生。“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的成功召开,使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们交流了学术思想,增进了友谊,加强了推动中国国际法发展的使命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